今天又在新聞裡看到陳幸妤醫師與媒體衝突的畫面,突然想起去年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沒想到時間差不多也過了一年.如今再看起來,還是一樣的貼切,大家也跟我一起溫習一下這篇文章吧.


    看到陳幸妤在電視上發飆的鏡頭,我其實相當不忍,到現在還有很多媒體以「前第一千金」形容她,相較之下,我想她會比較希望人家稱她陳醫師。


    陳醫師不是第一次在鏡頭前動怒,但每次幾乎都是被記者激到忍無可忍,才破口大罵,你或許可以說她EQ不夠高,情緒控管不佳,如果你也成天被人這樣追著拍,不用多,一個人就好,我想你的表現一定也高明不到哪兒去。


    其實說起來,陳醫師並不是一個幸福的小孩,表面上她看似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母親是名醫家中的掌上明珠,父親雖出身微寒,但好歹也是個律師,她的物質方面絕對不僅是無缺的程度。但因為父母早年就投入黨外活動,接著又投身政壇,讓她一直都被貼著一張標籤,不管她想不想要,都無法輕易撕去。


    這確實是種壓力,有形無形兼具。隨著父親的官位節節高升,壓力不減反增,還步步進逼,讓她退無可退。


    從大學畢業典禮,到婚事被披露,到結婚典禮,到三個孩子陸續出生,這些在一般人來說應該是很個人的私事,在她身上卻全都成了無法隱藏公開話題。她不是藝人,也不是政治人物,這絕不是她應該或必須面對的待遇。有人會說:誰叫她要出生在第一家庭?這是原罪,她就必須要接受放大鏡般的檢視。


    好吧,就算她因為身分轉換,而「享有」了一些特別禮遇(其實在她心裡或許寧可沒有這一切),所以必須交出一些私生活來當成代價,這樣大家才覺得公平,但也沒必要到咄咄逼人的程度吧?她是嫌犯嗎?


    更扯的是,連她父親已經卸任,媒體還不願放過她。


    就像她自己說的:「如果我為了甩開記者而闖了紅燈,你大可開罰單給我,但是沒必要每天跟著我。」我想她還不至於為了區區罰金而對警方施壓,媒體要是真的很想為警方衝一些業績,或是替國庫增加收入,拍到她違規乾脆直接向交通大隊檢舉,不必在刊登後又追著她問感覺如何。



    大家可能還對已故前英國王妃黛安娜飛車躲狗仔隊而發生意外的事故記憶猶新,我不知道我們的媒體是不是也這麼冷血?也想把同樣的戲碼搬到台灣來上演一次才過癮?別忘了,她現在可沒有御用司機,一個弱女子自己駕車,若車上還載著幼子,發生閃失誰要負責?


    陳醫師是個個性耿直的人,相信跟她相處過的人都同意這種感覺,我曾在幾次牙醫會議的場合見過她,私底下的她就跟你我一般般,說話客客氣氣,笑起來也有幾分靦腆,絕不是仗著身分耍大牌,眼高於頂的千金大小姐。縱使很多人因政治立場不同而不喜歡她的父親,但那與她何干?雖然支持者沒必要因為她父親而惜花連盆,但反對她父親的人真的也不需要遷怒於她。


    我並沒有要刻意為她說話的意思,其實她也確有失言之處,像她說:「……我爸已經不當總統了,你們為什麼不去跟馬唯中?……」我就覺得並不恰當,如果她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感受,實在沒有理由希望另一個無辜的人來接這一棒。


    媒體屢屢以「觀眾有知的權利」、「讀者就是喜歡八卦這一套」來合理化他們窺探名人隱私的動機。我不得不說,他們真是太高估群眾的嗜血性了,真的沒有那麼多無聊的人會一直關注他們吃什麼餐廳?買什麼日用品?開車是不是闖紅燈?……


    「是不是要我死了,你們才會放過我?」多沉重的一句控訴,雖然媒體一定聽不進去,也不會就此收手,但我還是阿Q地希望這是最後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說。畢竟,千金之子,不該死於狗仔之手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