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0345牙醫的人生小學堂(300dpi).jpg  說到家人你很關心家人的健康嗎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點頭但如果

問你對家人的健康程度了解多少很多人可能會開始心虛

    ……我爸他好像有高血壓跟糖尿病。」

    我媽的心臟好像不太好膽固醇似乎偏高。」

    我先生好像有B肝功能指數也有點高。」

    這些都還算是相對好的雖然你再進一步追問他們正確的指數他們回答的

肯定度可能還遠不及對股票指數或戶頭餘額的數字的清楚程度

    如果這類的問題都已這麼模糊,你應該可以想見當我詢問家屬對病人的口腔問題了解多少時,能正確說出答案的比例會有多低了。

    明明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卻連很基本的小事都知之不詳,其實是很弔詭的一件事。有的夫妻都同床共眠一甲子了,連老伴嘴裡剩幾顆牙齒還不知道;有的父母也挺失職,連孩子換了幾顆乳牙,有幾顆補牙也是一問三不知。這也很難責怪他們,因為他們或許連自己的口腔狀況也一樣在狀況外,如果自己的牙齒都不注意了,怎可能管到家人身上?

    而這,或許也是一種親密關係的疏離徵兆。

    或許你會說:口腔狀況是個人衛生,怎麼可能沒事叫家人嘴巴張開來大家看看誰有幾顆蛀牙?幾顆假牙?聽起來似有幾分道理,但若連這等細微小事都漠不關心了,其他的事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也或許是大家本來就不是那麼關注口腔健康的問題,所以從來不放在心上。

    這樣的不關心,當然會反應在日後的感嘆與抱怨上。

    很多老年長者來看牙的共同心聲就是:「唉,醫師啊,沒牙齒真的好苦啊,吃也不能好好吃,永遠只能挑軟爛的,連講話都漏風。」有子女陪同的,關心的可能不是父母能否順暢飲食的事,而是假牙價錢的高低;沒有子女在側的,除了感嘆悲涼,大概就是後悔自己以前不曾好好善待自己一口牙齒。

    有的青壯年患者也很有意思,自己牙口不好不檢討,倒是怪到自己父母身上:「都是遺傳到我爸(媽)啦,他(她)的牙齒也很糟。」不然就是:「小時候我爸媽都沒在顧我們的牙齒,放任我們亂吃糖不刷牙,所以今天牙齒才會這麼爛。」他們或許也說出了部分事實,但反躬自問,他們對自己的家人的牙齒,又付出過多少關心?

    於是,這切身之苦就真的一代傳一代,變成了遺傳。

    相形之下,那些每次都是一家大小一起出動來定期檢查保養的病人就可愛得多,你可以明顯感覺得出其間的差別,人家就是比較和樂有向心力,也絕少聽到彼此的抱怨與指責。這其實是可以培養及改變的不是嗎?而且,不難。

    不難,真的。只看你願不願意。我常說醫療機構是一面親情的照妖鏡,很多疏離的關係在這裡都經不起一照,立馬現形。不管是親子間、夫妻間、手足間,在人生經歷病痛的當下,很多原本該是最緊密的鍵結,卻是經不起輕輕一擊,如果你覺得電視劇都很灑狗血,來到這裡會發現現實人生可能猶有甚之,何其不堪。我想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者絕對感受最深。

    現在你還敢說自己真的很關心家人的健康嗎?

    下次,如果再有醫師問你關於家人的健康問題,希望你能有更精準的回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