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我的診所可以見到越來越多單憑外表,並不容易一眼看出性別的患者。


性別界線逐漸模糊或許是這世紀以來的一些些突破,雖然還只是萌芽階段,但確實已經讓很多人可以更勇敢地做自己。


有個女孩子第一次來時,我們直接喊她先生,因為你根本看不到她全身上下有哪一處是像個女性,更糟的是,她還取了一個十足男性化的名字。當她一亮出健保卡,助理小姐臉都綠了,因為她的身分證字號開頭是2


助理馬上道歉改口稱小姐,她也很率性地說:「沒關係。」這一開口更讓我們瞠目結舌,因為她連聲音也低沉地像個男孩子般。


她似乎很習慣被人誤會了,一點也不以為意。就我從旁觀察,她的行為舉止其實跟一般男孩子全無二致,我想她一定也認為上帝把她裝錯了身軀,因為如果要她穿上裙子跟高跟鞋,她應該會彆扭到無法走路吧?


她是家中了老么,上面還有三個姊姊,也都是我們的病人,姊姊們對這個妹妹的外在,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安慰自己:反正媽媽也很希望生個男孩子,就讓她去完成這一個角色吧。


有正必有反,下面這個例子又是一絕。


他長髮披肩,臉上有淡妝,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秀氣的模樣實在很難令人一眼辨雌雄。


助理雖然有點疑惑,但因有了前車之鑑,不敢再一下子把小姐叫出口,直到看到他的健保卡後才確認這是位男性。


清瘦的他身型相當「曼妙」,腰枝比一般男孩子纖細許多,甚至不輸給一些女孩。手提的包、腳趿的鞋,無一不是名牌,連指甲上都塗著斑斕的彩繪,我想很多男孩子從背影看上去,一定把他當成正妹。


你如果以為這麼女性化裝扮的他,性向必定異於常人,那可就猜錯了,陪他來的另一半,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漂亮美眉,兩個人在候診區打情罵俏的模樣,沒人會懷疑那不是一對情侶。


性別的定義,看來是大大顛覆了傳統既定的模式,當電視廣告裡還常出現︰「男人就該擁有這樣一輛車」或「女人就該有這樣一雙鞋」,這些或許還是落入舊思維的窠臼,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


我記得二十年前剛進學校唸大一,當時有個大我們三、四屆的學長,總是把頭髮燙得捲捲、衣服穿得香肩微露,甚至打荷爾蒙長胸部。講話嗲聲嗲氣的他聽到我們叫他學長,總是蹬腳嬌嗔地糾正:「要叫學姊啦!」


當時我們的反應總是又驚嚇又想笑,在那個還算保守的年代,他這些動作不免引來側目與謾罵,但他很能調適自己,完全不受旁人影響。我想他要是晚個十年出生,應該會活得更自在、更快樂些。


我應該是個觀念比較保守的人,不過對於這些不同於大多數人的少數族群,倒不會有太多排斥感。很多老一輩的人,動輒以怪胎、變態、離經叛道的罪名按在他們身上,其實是過於沉重的。


上帝造人,可不是要我們來互相歧視憎恨的,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為什麼不能多一點尊重與包容?我的這些病人,除了外在雌雄莫辨,其餘的部分與一般人沒有不同,何須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


或許敢於做自己的他們,其勇氣更值得你我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提斯特 的頭像
    丹提斯特

    林峰丕的部落格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