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之便,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像這位很知名的流行歌曲作詞者——樓南蔚,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她,愛聽華語流行歌的聽友應該不會陌生,不過我還是願意不厭其煩地佔用一些版面來介紹一下她的「豐功偉績」。像李玟的「過完冬季」、王力宏的「愛的就是你」、柯以敏的「斷了線」、彭佳慧的「為了你」、林志炫的「鳳凰花開的路口」、無印良品的「愛是寂寞的風」、183CLUB的「相信永遠」、Alin的「我還是不懂」……全都出自她細敏的手,總數量絕對超過百首。


    她第一次來看診時,我完全不認識,是從病歷上的名字觸動我某根神經;我必須承認,年輕時的我也很愛聽流行歌,不僅愛聽,我還會很仔細地去掃描每一首歌的詞曲作者,所以對幾位常常出現專輯內頁的創作者也略有印象。看到這個名字,我腦海立刻浮現柯以敏多年前的一首歌「拜訪」。


    那是一首我很喜歡的歌,還曾在我某本作品中寫了一篇文章討論過,於是我脫口問她:請問妳是那位作詞者嗎?


    她也很意外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認出來,我們就在診療椅上聊了開來。她對我如數家珍般羅列了一串她的創作頗感驚訝,因為她認為很少會有人去注意專輯裡那些密如螞蟻般的製作人員名單,偏偏我就是其中之一。


    當她在知道我也是一個業餘作者後,更表不可思議,還希望能看看我為那首拜訪所寫的文章哩。之後她就成了我的固定客人,連她的小朋友、她妹妹以及她的外甥,也都到我診所來看診。


    身處在五光十色的音樂圈,每天接觸的都是光鮮亮麗的唱片歌手,我其實有點羨慕她,她卻叫我千萬不要有錯誤的聯想。她說,唱片圈不景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十幾年前那種動輒二十萬張甚至有上百萬張的銷售數字,如今看來已成神話,她很坦白地告訴我,現在的歌手能賣破萬就已經要偷笑,很多人是兩三千張卻號稱兩三萬張的。


    前一陣子不是有某位亞洲小天王跳出來抨擊另一位小天后的銷售數字其實都是灌出來的嗎?她跟我說這種事其實早就不是秘密了,只是大家都在互相粉飾,維持一個表面的榮景。


    製作一張天王天后的唱片,預算動輒四五百萬,如果要出國拍MV,那花費更是嚇人。等專輯上市了,又要開始向電視台買時段播歌,這些錢都是大數目,如果一張CD賣四百塊,可能要賣兩萬張才勉強能回本,超過的部分才能算淨利,公司還有那麼多人要養,這投資的風險其實很高,報酬率也遠比想像的低。


    她說,確實有很多公司覺得花太多錢在無謂的宣傳上實在太傷,乾脆把這筆預算省下來,去買自家的CD。這一買,唱片行的排行名次一定會往上走,唱片公司再順勢辦個慶功記者會,炒作一下新聞,這樣的宣傳效果可能比較好,但其實兜來兜去還是自己花錢在自爽。


    尤其現在盜版太嚴重,網路族又喜歡只下載不買CD,唱片真的很難賣,每家唱片公司的倉庫裡都堆了一大堆庫存,間接也影響到其他歌手的發片計畫,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


    她說現在選秀節目會這麼大行其道不是沒道理,今年唱片業統計出來最暢銷的專輯,就是星光幫的合輯,這當然會左右並鼓勵唱片公司的政策,短期之內這種方式應該還會是主流。


    看來想進這一行的人,可能得加好幾把勁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