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page1.jpg住在大台北區域有個很便利的優點,就是想到哪裡,幾乎都有四通八達的捷運及公車系統可以搭乘,也就是這樣,我不是很愛開車出門。

我二十歲就拿到駕照,開車已近三十年,但說實在的,除非很確定目的地有車位可停,否則我不會貿然開車前往,因為在大台北地區要找個停車位有如登天。能繞個兩三圈就找到車位還算是運氣好的了,有時候實在不得已,只能停在很遠的地方然後再走一段距離,結果反而不如搭大眾交通工具方便。

也正因如此,買車對我真是不太有需要的消費行為,現在我所使用的這輛車,就已經開了快二十年。雖然車齡頗高,但因為沒有什麼毛病,我也就沒打算換車,反正現在車對我的定義,就是一個代步工具,一個從家到工作地點的代步工具,如此而已。

或許你會問:那離開大台北呢?基本上離開大台北,我就變成大路癡,所以也不太會開車離開台北。反正現在高鐵也很方便,南來北往真的不需自己開車到處跑,不必擔心塞在車流裡,或是車子在路上突然拋錨不動,對我這個不善於處理車況問題的懶人來說,不開遠途是最佳決定。

其實如果就花費的角度來看,買車真的不是經濟的選擇。

除了車子本身的費用外,還必須負擔油料費、每年的牌照稅和燃料稅、固定的維修保養費、車輛的保險費、定期的檢驗規費、行經國道的用路費、停車費,更別提若要為愛車買一個安身立命的車位,那又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若把這些林林總總的金額加起來,你會發現就算你每次出門都搭計程車,恐怕也花不完。難怪我有些朋友堅決不買車,乾脆拿這筆省下來的錢來搭捷運,若趕時間或提太多東西不方便坐捷運時,就大方叫車,享受專車司機的服務,選擇不當一個車奴。而且他們還有個挺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可以減少廢棄排放量,也算是對地球盡一分心。

這樣的論調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尤其是有家眷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有輛車比較方便,想去哪就去哪,機動性高。有些人把車當做一種身分地位的表徵,這對他的事業或社交有重大的加分作用。有些人喜歡駕馭的速度感,玩車是興趣,不僅止於代步用途。有的人愛收集名車,不見得拿來開,那是收藏及保值的工具。

而且這也有地區性的區隔,大台北區的交通網絡算是無懈可擊,但其他地區或許就無法匹敵,當大眾交通系統沒有十足的便利性時,自備交通工具還是有必要性的。若要我等一班一兩個小時才會出現一次的公車,而計程車也完全不見蹤影,那我當然還是寧願買車。

沒有對錯、無關好壞,也無法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式,自己高興就好。

但對於一個單身大齡者如我,車的需求性真的是日益縮減,我想如無意外目前的這部車應該就會是我購買的最後一部車了。當這部老爺車壽終正寢之後,我應該不會再買新的代步車,也終結一切跟自用車相關的繁瑣事項與花銷,讓生活更簡單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