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ile-page1.jpg如果不是太趕時間,騎單車其實也是個不錯的交通選擇。省錢、環保又可以順便運動。

大台北以外的區域我是不太清楚,但台北都會區現在要騎單車代步真的還挺方便的,Ubike現在的場站密度其實已經比剛開始時大幅提昇了許多,要找到住家或工作地點附近的租借站已經不像以往那般困難。如果平常通勤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的人,其實騎單車花的時間不會多太多,不必擔心找不到車位,也更具機動性。

話雖如此,但我自己卻很少用Ubike來做為通勤工具,第一是因為我工作地點附近還真是找不到站樁,便利性真的不及開車。第二是經過的路段地形有些崎嶇,騎起來不是那麼輕鬆舒適。第三是適合的天氣非常有限,夏天熱得要死,騎到目的地已是一身濕透,而冬天又常陰雨,也不適合騎車,算起來一年中能好好享受騎車之樂的日子還真不多。

不過若不以通勤為目的,純粹站在休閒娛樂的角度,Ubike還是相當值得推薦。

假日傍晚時,我可以騎著Ubike在景美溪沿岸來回逡巡,騎在自行車專用道上,不疾不徐,不必擔心車來車往,想停隨時可以停下休息,還有落日彩霞的豐富天景可看,非常愜意。

而台北這樣的自行車還有許多,像淡水金色水岸、八里左岸、關渡、新店溪、雙溪等等,各有景致風情。不管是一人獨騎、情侶伴騎或親子共遊,都饒富趣味,很適合喜歡不那麼激烈的戶外活動的人。

近年來我常在臉書上看到許多朋友去參加鐵人三項,自行車是其中的一項。這些朋友當然不會把自行車單純的拿來當做代步工具,而是訓練體能、滿足征服極限的運動器材,所以他們假日時常是一群車友一起翻山越嶺,遨遊湖濱海岸,不管烈日當空、刮風下雨,熱情不減。

我想起小時候,很多人甚至是把鐵馬當成生財的工具:挨家挨戶送報紙的派報生、投遞信件的綠衣天使、後座載個蒸箱的賣山東饅頭的老伯、修理紗窗紗門磨菜刀的大叔、送牛奶養樂多的阿姨、晚上賣燒肉粽的青年……。無關通勤、不是運動,他們的座騎承載著小至一人、大至一家的生計溫飽,那種奮力踩踏遊走在路街巷弄間以積攢著一分五釐的生活壓力,應該不是悠閒從容的心情。

如今這些工作角色不是早已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就是換成更快速的交通工具了,要再看到那些昔日穿梭的鐵馬,只能仰賴時光機了。

不管是哪一種型態的使用目的,單車確實是個實用的交通工具,也永不退流行,重點是取得方便,不必自己擁有也能輕鬆上路,當然要自己擁有也行,不會佔據太多空間,也不會是太沈重的負擔。

我很喜歡史恩康納萊在電影「心靈訪客」裡那樣騎著一輛老單車自在來去的書卷氣質,即使是大齡男人也散發著無比帥氣。誰說一定要名車才能襯托身分?這樣的形象更是中年後的我所樂意追求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丹提斯特 的頭像
    丹提斯特

    林峰丕的部落格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