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牙醫師這麼久了,我好像從來沒去考慮過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做這個行業?反正一路就這樣走下來了,想後悔也沒有可轉進的路,這對我已是一條只進不退的蜿蜒小徑。


    有時候覺得這樣其實也算幸運,不像很多人常常要為職業的選擇傷透腦筋,我看過很多人站在就業的多岔路口,不是為難自己,就是為難荷包。到後來做的學非所用,談不上快樂或痛苦,只為了那份薪水,生活卻如同嚼蠟。


    有一次父親的朋友來家裡做客,聊著聊著聊到他那退伍多時的孩子,他不禁面露愁容。他說他兒子念到大學畢業,還拿了碩士學位,卻一直找不到合於理想的工作,結果現在在做倉管人員。孩子很沮喪,他看到當年高中同學去考警校,現在一個月的薪水還比他多兩萬塊。


    他真不知自己幹嘛那麼辛苦多讀兩年書?


    我不知該如何給他建議,因為我從沒有過這樣的困擾,但這樣的例子身邊還真不少,空有高學歷,工作待遇卻完全不成正比。


    細究原因,他的文憑為何不能成為工作上的助力?可能是所學科系太冷門,可能是相關科系的畢業人數已經太多,可能是沒有專業證照的加持以至於少了獨佔性的光環,也可能是學校排名不夠前面,讓業者在一開始就把他屏除在外……


    有很多的可能,但重點在有沒有辦法改變現狀、扭轉乾坤?


    木已成舟,這時已無法再回頭去重念一個「比較有錢途」的學位了,只好想想如何與現實折衝。是要堅持自己的姿態寧缺勿濫,還是要先妥協騎驢找馬?寧缺勿濫,你能撐多久?如果撐不下去了,是不是也只好遷就一個低薪工作,然後安慰自己這是騎驢找馬?


    而騎驢找馬又要尋覓多久?如果一直都找不到那匹馬呢?是不是就這樣騎驢過下去?有的人剛開始還滿懷鬥志,覺得一定有個更好的位置在等待自己,但日子一久,鬥志也漸漸消融,不得不逼著自己指驢為馬;有的人騎上了驢才發現,原來要把驢騎好也沒想像中的容易,一不小心被甩了下來,要再找另一頭驢竟是難上加難。


    也有人唸到了碩士博士,卻完全無法幫自己加分,不但找不著像樣的馬,連驢都不太願意搭理他。為什麼?大部分的雇主可能會認為,我提供的工作不需要請一個博士來做,而且博士希望的薪水太高,又不比一個大專生好用,可能還會擺架子;如果做不了多久就跑了,又要開始找人的噩夢,實在太累了,還是用一般學歷的就好。


    如果說唸書是一項對自己的投資,那無疑地很多人的投資報酬率顯然偏低,而且還是投資愈多,回收愈難。



    當然唸書的目的絕不全然是賺錢,也包含了自我充實及自我完成的精神層面,不過這些形而上的「寶藏」,在餓肚子的時候實在很不容易體會。我們總不能一直安慰這些高學歷卻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說:「沒關係,至少你的腦袋比別人強,心靈比別人富足。」


    這樣的狀況久了,我怕很多人會開始出現反社會人格而變得憤世嫉俗,因為自己的努力不被肯定,也沒有同等回報。


    看到這些例子,我暗自慶幸,自己不曾為謀職而恐慌過;就算人生有機會再重來,我也沒把握過得比現在好,除了感恩,還能說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