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跟其他科別有個很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通常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處理病患的問題,不像內科或耳鼻喉科,可能花個三、五分鐘就看完一個感冒病人。


也因此,我們總習慣跟病人採約診制度,你只要按照約定的時間過來,不必再等待,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


    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制度,對病人跟我們都是。病人不必耗費大把時間只為等待看診,我們的治療流程也變得更順暢而有效率。但是我很怕一種病人,正確來說應該是厭惡,他是已經過了約診的時間才姍姍來遲,這對我們是相當大的困擾,因為如果幫他看,鐵定會影響到我後面所有的病人;但如果不幫他看,又似乎太不通人情。


    剛開業的頭兩年,我常常為此讓自己氣到得內傷,後來我決定堅守自己的遊戲規則,我為何要為犯規的人弄得自己緊張兮兮?多看這一個病人我不會變成富翁,少看了這一個我也不會喝西北風,如果他因為這樣而從此不來掛我的號,我也尊重他的選擇,因為那絕對不是我的損失。


    而我,也覺得沒必要去挽留一個對我沒有品牌忠誠度的客人。


    這是一種篩選,也是一種對病人的教育;我一直認為病人是需要被教育的,如果遲到的病人被拒絕一次,也知道是自己的失誤,他下次就會提醒自己要準時。但若他發現即使他遲到了,我還是會幫他看,那他絕不會學到教訓,下一次他還是會遲到。


    很多事或許可以容許遲到,但絕對不是所有的事。


    有些事遲到還可以等待,有些事遲了就是遲了。


    年前有幾位過去的老同學打電話來相約,想去探望當年我們的班導師,當時我正好有一些課要上,就這樣緣慳一面。後來同學還告訴我老師對於我沒能去頗感失望,我除了不斷道歉,也只能承諾下一次一定出席。


    無人能料的是,上周竟傳來老師因心肌梗塞而猝逝的訊息,我聽到時一口茶差點噴了出來,沒想到我遲了的那一步,是無論如何都彌補不回來的遺憾。


    我深刻體會:遲了就是遲了。


    看電影遲了,你還可以等下一場。


    搭火車遲了,你還可以等下一班。


    沒趕上花季,你還可以等下一次。


    沒趕上特價,你還可以等下一波。


    就算約診遲到了,也還可以另外排個時間,但當你發現,生命裡的某些花絮,你錯過了就是過了,連想另外排個時間都是天方夜譚。



    被我拒絕的遲到病患,最常出現的反應就是先找藉口,然後道歉請我通融一下,當看我態度堅決,有一部分的人會惱羞成怒,罵我不通人情跩什麼跩,然後甩門離去。一部分是雖不高興,還是配合再另外約時間。只有大概十分之一的人是自知理虧,自動改約。


    以前的我會因為不講理的病人而影響情緒,現在我多半一笑置之。如果他要把看牙當成逛便利超商,隨到隨看,我只能祝他好運;但我也想請這些動怒的病人想一想,如果他的約診時間被前一個遲到的病人莫名其妙地占用了,使他必須延後就診甚至影響了醫療品質,他還會不會認為醫生應該要通融?


    將心比心,很多事情就有了不同的答案。


    有人說:「遲到總比不到好。」我不全然同意,某些狀況下,遲到其實等同不到,為免遺憾,還是戒除遲到的習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