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的微幸福封面  記得我曾服務的一家診所,如果診間都沒病人時,老闆就會焦慮地走來走去,口中喃喃念著:「怎麼都沒人?真是最高品質靜悄悄……」

他開始這段台詞時,我跟助理們總是面面相覷,因為不知他這段話含意為何?是要說給誰聽?好像暗示沒有病人都是我們不夠努力,是我們的錯。只是,我們也不知道要如何努力,難不成要大家站在門口吆喝拉客人嗎?

開業醫師有開業醫師的壓力,他們有一大堆的人要養,這點我在自己開業之前就很清楚了。但是,來客的狀況不會是我們能預期的,不會天天過年,不會永遠高朋滿座,有時忙有時閒,有時熱鬧有時冷清,這本來就是常態,不能改變就順其自然,何必自尋焦慮又給別人壓力?

我一直都是這種心態,即使自己開業了也一樣。

醫生雖是懸壺濟世的行業,但說白了也是想要靠本事來賺錢的人,哪個開業醫師不想賺錢?只是每個人的心都不一般大,有的人想不斷擴張版圖,有的人只想安安穩穩守著自己的小診所,這沒什麼對與錯,選擇的不同罷了。

所以我有一些同業朋友把診所開在昂貴的黃金地段,因為篤信賺錢的守則是:地點、地點、地點。投資大把鈔票來裝潢,把診所變成五星級沙龍,所有的醫療設備全是最頂級,打造奢華風的新時代牙醫診所;因為花費不貲,目標當然要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客群。

靠著高素質病人的口耳相傳,他們也建立起好口碑,打著高品質、高消費的模式,也創造出一片藍海。因為目標明確,他們無需去搶食健保大餅,當然也省去很多跟健保署周旋的麻煩,只是要經營這樣的診所成本頗高,若沒有一點底的醫師恐怕下不了手。

下不了手,那就只好轉向平價模式。地點當然還是很重要,只是要向傳統市場或學校靠近,利用人流來創造營收。但因來客三教九流皆有,素質自然參差不齊,所以要應付的難題也相對較多。

這種類型的診所或許沒有華麗的裝飾,但收費相對也較為親民,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多吸引一些患者。我相信這也是為數最多的一種診所模式,不過病人太多有時也是困擾,醫師常要超時工作,生活品質大大降低。

剩下一小部分的大概就像我這一型,想要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跟家人,所以不想把診次排得那麼滿。因為不是太在意病人的數量,所以也沒有很刻意去挑選診所的地點,反正相信自己品質的病人自然會留下來成為熟客,如果不能接受這樣看診方式的就表示無緣。

所以診所必定不可能金碧輝煌,因為絕不可能回本,說好聽一點是走簡約風,講得直白些就是簡單樸素啦。如果拿理容院來比擬,那我們大概就是「家庭理髮」那一等級的,雖然不起眼,卻是好鄰居。

每一種診所都有他的優缺點,有他的一套生存法則,也有他的死忠追隨者。或許收入高低各有不同,只要滿足了需求,真的沒有誰優過了誰。

名作家簡媜女士曾在幫我做的一篇序裡這樣描述:「林醫師守著自己的一間診所,像個小國的國王……」言簡意賅地勾勒出我的工作環境與心態,很傳神,也是我很喜歡的說法。在可見的未來,我應該還是持續守著這座小小城池,當個容易滿足的國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