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遇到一個不可理喻的病人,事後在臉書上略發牢騷,許多臉友給予溫暖的回應與建言。




我雖然感動,但我發現自己正慢慢冷卻中,換個更貼切的形容,我應該是罹患了職業漸凍症。




症狀很明確,對工作失去了熱情,覺得生活只成了一團庸碌。是庸碌,不只是忙碌。朋友很懇切地回我:「永遠都要有熱情,
對於奧客則是轉診的熱情。




我笑了,原來熱情也可以這樣運用。




開業超過十年了,彷彿走過一場叢林生存遊戲的第一關,已經滿身疲憊,但遊戲顯然還在持續中,要繼續前進還是中途喊卡,都需要極大勇氣。




轉頭看看身邊一起進入這場遊戲的同伴,會發現兩種不同的極端,一種是積極度百分百,不但進修各種新知新技術,還努力擴張規模及事業版圖;一家開不夠再開第二家,甚至發展成連鎖事業。




另一種則是安於現狀,完全不想再改變,如果可以,就這樣守著自己的小天地,直到終老。我顯然屬於後者。




沒有對與不對、好或不好。開業超過十年,本身就可以頒個勳章,代表你在這場危機四伏的戰場中還能安然無恙、屹立不搖,值得嘉勉。如果這麼操持戮力後還能有飽滿的企圖心,那必然是經營得宜,樂在其中,值得再給他按個讚。




我很欽佩,但不羨慕。




老驥伏櫪的身影很令人感動,壯心不已的典型也充滿勵志況味,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剛出校門時天真的以為我的未來不是夢,現在只希望自己能安然無事撐到退休。




最大的因素當然是日益隳壞的醫療環境。




跟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醫療設備與技術不知精進了多少倍?按理說現今的病患應該是更幸福,享受更高級的醫療品質。結果呢,反而產生了更多的醫療糾紛,更多醫師無法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持下去,其間充滿矛盾與諷刺。




因為如此,要我一直保有出道時的熱情,實有難度。




朋友說,是我的工作時間太長,我累了。我心想,比我還拼命的同業不知凡幾,我好像還沒資格喊累。但我們又不能率性地給自己放一段長假,遠走高飛,只好繼續坐困愁城,跟無止盡的心靈上的黑山老妖鏖戰。




王國維說,成大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我還不知道自己現在身處哪個位置,但很肯定離成大業是萬里之遙。如果你




也跟我一樣發現自己的熱情在消磨殆盡中,我們不妨相呴以濕、相濡以沫,為彼此增添一些能量。




    然後,再各自回到江湖中,奮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