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裡看到一則令人感嘆的消息,一位曾是牙醫師的男子,居然因為偷單車被逮捕!




他被逮的時候蓬頭垢面、滿臉鬍鬚,外貌根本就像個流浪街頭的遊民,如果不是員警翻看他一張舊式的身分證後的職業欄,也無從發現他居然有這樣的來歷。




只是,曾經的開業牙醫師,怎麼會淪落至今日的不堪?很多人好奇。




好事的記者循線探訪,找到了他曾經開業的地址,門楣上還懸掛著當年老市長所贈的「良醫良相」匾額,看得出當年的風光。不過招牌早已卸下,外觀也破舊不堪,聽鄰人說他執業時發生醫療糾紛,結果被撤銷了醫師執照,自此人生急轉直下。




當不成牙醫師,前半生的投資等於完全白費,要轉業又是何其困難,意志逐漸消沈。雖然生活暫且無虞,但人生卻頓失重心,日子一久,精神也出了狀況,不斷有怪異行為,連家人也無法消受,紛紛選擇離去。




自我封閉漸漸也會變成自我放逐,就開始不修邊幅、我行我素,總是一身髒衣破履在街上遊走,讓同一社區的居民頭痛又害怕,這次的偷單車事件其實已非第一次,應該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看了很讓人難過,五十四歲的他,怎麼說也是前輩,過的如此淒涼,實非我輩所樂見。如果整理一下事情的始末,禍首應該還是那一件醫療糾紛,究竟是什麼樣的糾紛或許已不可考,不過鐵定對他是傷筋斷骨的挫敗。




我常常說在台灣當醫師、牙醫是件高風險的工作,因為你經不起一點小閃失,可能就會將畢生積蓄全賠進去,甚至斷送人生前途。重點是,有些失誤根本是你想都想不到的病人特異體質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你並非故意犯錯,也已善盡醫師本分,但是事故還是發生了,你還是被捲了進去。




一旦遇上了,日子立刻變黑白。




不但要面對病人甚至家屬的連番騷擾,如果進入法律程序,還得隨時準備出庭應訊,原本的工作秩序與情緒完全被攪亂,就更別說最後要面對的賠償/刑責/甚或是撤銷執照、證書,如果有人因此一夜白了頭,我也不會有絲毫意外。




重點是,可別以為這些糾紛只會發生在醫術差的醫師身上,有多少知名的大醫師也曾被這樣的事件深深困擾,數字恐怕遠超過你的想像。




我很慶幸自己,在大半個執業生涯中,還沒遇過很嚴重的醫療糾紛。我身邊的同業中,就有人曾被困於其中難以脫身,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問題並不在他,但對方就是緊咬不放,讓他身心俱疲。




剛開始他還能打起精神與對方戰鬥,但訴訟曠日費時,他真的不知何時才能結束惡夢?只好聽從朋友的勸言,與對方和解了事,一張苦瓜臉才得以終結,否則他說自己都快搞出憂鬱症來了。




我跟他說趕快去買個醫療責任險,以後遇到事情就請保險公司替你出面,花點錢買個心安也好,我們的運氣不會永遠都那麼好,年紀越來越大,越經不起太大的驚嚇,如果不想太早出局,還是替自己築好一道防線。




那位前輩的故事點醒了我們,辛勞了大半生,可能沒人感謝你的成就;只要一個差池,或許再也回不到從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丹提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